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中埔農村之旅 摘木耳製泡菜

2010/11/28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中埔報導】


中埔農會休閒體驗活動帶民眾到木瓜園,參觀奇特的「剖頭」栽種法,木瓜橫著長,更好吃且防強風。
記者謝恩得/攝影
中埔鄉農會超值農村之旅,昨吸引許多遊客,原本預定兩輛遊覽車增到5輛,還有旅行團揪團到農場摘木耳、自製木瓜絲泡菜,體驗中埔鄉特色農業。##continue##
中埔鄉農會在和美辦事處舉辦休閒農業促銷活動,除宣傳紅龍山藥,還有原價每人600、特價300元的超值農村之旅,到社口村菇寮參觀,轉綠盈牧場、龍門村木瓜產銷班果園,再享用風味美食。
農民栽種的木瓜像被用力踩扁,木瓜樹橫著往上長,俗稱「剖頭」木瓜栽種法,產銷班長張志豐說,這樣木瓜樹的水分傳送變慢,果實更好吃,橫著生長的木瓜樹也比較能抵擋颱風吹襲。
超值農村之旅報名5輛遊覽車,採木耳帶回家,還能自製1罐青木瓜絲泡菜,另外,還有趣味遊戲,便宜的絲瓜絡、草編等親子活動;特色攤位有少見的玉文芒果乾、7年級女生陳詩伶在偏遠山村自製的鳳梨酥、牛角麵包等新鮮的烘焙點心。
會場還有「甜龍筍」,產銷班長張明哲說,甜龍筍原產中國西雙版納1500公尺高山,引進台灣馴化後可在低海拔栽種,農民克服困難,控制在國內冬季缺乏時上市,產地價每公斤65到90元,生鮮食用不輸綠竹筍,甜度高,烹煮5分鐘即可食用。
 
【本文轉載引用自 聯合新聞網/地方新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5/6001679.shtml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振興地方產業人士」橫石知二專家訪視與經驗交流


中埔鄉公所於2010年9月,邀請2007年獲得日本Japan News week評為「改變世界的創業家100人」之日本知名「振興地方產業人士」橫石知二專家前來訪視,針對中埔鄉地方產業發展願景進行交流。##continue##由中埔鄉公所主辦的「地方產業發展願景研討會主題包括日本上勝町創意產業經營模式分享以及永續經營家園-上勝町的再生模式。橫石知二先生長期輔導上勝町老年農民,利用當地的農業特色與環境,創出「妻物」產業,也就是日本料理擺盤的葉類裝飾物,如今每年可為當地創造2.6億日圓收益,可謂結合高齡福祉和農村資源之成功事業範例。

此場會議座無虛席,由翻譯一句一句翻譯橫石知二先生的心歷路程,讓我們瞭解要帶動一個成功的社區非一蹴可及,而是需要時間與耐心溝通和協調的。


整場會議進行到當天下午4:30分,會後鄉長致贈紀念品並與橫石知二先生合影留念。

孩子需要『獨立』『主動』『自信』



中埔鄉立托兒所於今日上午,邀請資深幼教講師柯曼玲教授到校演講,與學童家長座談,針對孩子成長過程所帶來親職的關係,如何增進孩子的學習及教育環境的認知,以孩子需要獨立、主動、自信為ˋ主題,吸引學童的家長前來聆聽。



社會趨勢少子化時代,父母親扮演的角色,是否能幫助自己小孩,以及小孩的需求,身為父母的是否一應俱全的滿足小孩。再者小孩都是父母親心中的一塊寶,往往忽略在親職中所扮演的角色,成為影響小孩最大的因素之一。柯曼玲教授從事兒童教育研究工作20多年來,不斷的發現時代與家庭及小孩生活都有層級的差別,柯曼玲教授指出:很多家長都認為小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卻嚴重忽略了教育過程後的終點,柯教授說:孩子需要獨立、主動、自信,而很多當父母親的卻成為當今孩子的奴隸,所以今日這場親職教育講座,協助爸媽別做『直升機父母』。



柯曼玲教授與學童家長的親職教育座談,非常生動活潑,淺出深入口語化的演講,詼諧的舉例,讓在坐的父母能有仔細聆聽的興趣,更從父母親對小孩過度的溺愛可能產生的總總因素,做了最佳的分析,教導孩子的父母親要從主動轉為被動,才知道孩子的需求。善用機會教育,



讓孩子懂得對與錯。教導孩子尋求資源,讓孩子懂得環境對自己的重要性。尊重個人意願,讓小孩能有自願尋求表達的意願。分散生活重心,別讓小小的年紀承擔學業及各項學習壓力。
斟酌進場時機,繳導學童父母掌握如何與小孩溝通。



中埔鄉立托兒所所長張榮珠表示:舉辦親職教育最大的受益是學童的父母親,目前社會趨勢少子化的時代,每個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而在公立托兒所卻是招生最困難的幼教學園,所以我們要讓家長知道公立托兒所辦學是全面性的,我們中埔鄉立公托在家長、老師、學童間的互動,讓小孩有啟發學習的環境,達到家長付託的重任。就是中埔鄉立托兒所辦學方針。

嘉義縣中埔鄉公所舉辦竹藝研習課程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推動林業產銷輔導,聘請竹編名師積極下鄉教導竹器、竹編等製作,11月23日下午3點於中埔鄉文化館開課,吸引50多名鄉民參與,學員人數超過預估名額。中埔鄉公所為了讓新生代了解竹材工藝之美,透過雕塑竹製品提昇竹產品價值,並傳承、培養新生代參與社區經典活動,積極向嘉義縣政府爭取辦理本次竹藝研習課程。
##continue##

縣府農業處綠保科科長鄭永華指出:在早年台灣農村竹子是一般家庭中器皿及器具是日常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用品,小至玩具類的竹槍、竹箭、竹蜻蜓,家庭用具如:碗、筷、桌、椅、眠床,大至我們居住的房子,無一不是竹的應用,可以說,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都會充分利用到竹材。所以縣府推動這項竹藝研習,將竹製品的特色重新還原竹製品的利用價值,讓大家有機會學習竹子的手工藝。特別聘請有數十年經驗的著名竹編藝術專家劉明智老師及許乙通老師,另外兩名助理楊明鐘、吳文杰都對竹器製作相當有經驗,這次的課程自99年11月23日起,在中埔鄉嘉檳文化館辦理竹藝研習,每星期二、五兩天教導日,以10個學習日30個小時,課程分為竹編班、竹器具班二種;竹編班課程有竹馬、竹蓮花、竹鳥、竹搖籃、蚱蜢製作;竹器具班課程有竹椅、子母椅、竹枕頭、三節竹床製作。
中埔鄉公所主任秘書許彰敏表示:中埔鄉位處山區,早年竹林密布,麻竹、刺竹、桂竹、長枝竹為大宗,竹材交易盛極一時,惟隨著經濟的發展,竹林已砍伐殆盡,不復當年榮景,而當今竹器備受矚目,縣政府此番美意,我們應當用心盡全力的學習,兩位老師的竹子製品功夫一流,希望在結束後每位學員都有自己的成果,預計將課程完畢後辦理教學成果展。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蔬食創意賽 中埔健康煮 食在好幸福


【新唐人亞太台2010年11月15日訊】為倡導蔬食,嘉義縣中埔鄉舉辦蔬食創意料理大賽,超人氣的阿基師親自以紅龍山藥烹煮示範。獨家的食譜,要讓大家吃出健康、吃出幸福。
##continue## 
 嘉義縣中埔鄉運用當地特產食材:紅龍山藥、黑木耳、杏鮑菇、黃金板栗…等等為主題,邀請台灣各地廚師選手,參加蔬食創意料理大賽。

國宴御廚 阿基師:「我們全民都有這一個共識,來響應蔬食運動,你多吃蔬食的話,可以改進我們人體血液的酸鹼平衡,也可以維持整個地球村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嘉義縣長 張花冠:「今天中埔公所跟農會,很用心辦這個中式料理的創意比賽。現代人最重視的是,吃的好、吃的健康、又不肥胖。」

參加蔬食比賽的選手,在70分鐘內就煮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讓人看的垂涎欲滴。

試吃民眾 賴小姐:「他們都很有創意擺得很漂亮,很不錯、很養生。」

試吃民眾:「不錯,滿好吃的,但是有點淡,可能我吃的比較濃。」

國宴御廚阿基師用心推廣蔬食運動,最後還不忘跟全世界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們打聲招呼。

國宴御廚 阿基師:「所有全世界地球村的民眾,看到我們今天新唐人電視的播出以後,大家都來共襄盛舉。」


     新唐人電視台 http://www.ntdtv.com 【新唐人亞太電視 羅金星 葉裕明 台灣嘉義報導】

中埔鄉長李文錦施政報告


推動鄉政建設繁榮地方,中埔鄉長李文錦延續前李鄉長的施政理念,創造中埔鄉的發展11月3日定期大會,於代表會19屆第1次大會中報告施政,將未來所要推動的方案及建設,尋求代表會支持做了施政報告。##continue##
中埔鄉長李文錦自就任8個月來,無時無刻展望城鄉發展,打造中埔鄉的繁榮,期盼中埔鄉成為休閒觀光旅遊陣地,11月3日上午率鄉公所一級主管,列席第19屆第一次大會中報告相關推動進度與成果。
中埔鄉長李文錦在施政報告時表示:現階段施政建設成果與未來施政重點兩大方針,在現階段施政建設成果分為五大類,1.農地空間資源規劃。2.爭取生活圈建設計劃。3.辦理中埔鄉景觀綱要計畫。4.閒置空間改善再利用成果。5.柚子仔環保多元葬法及興建納骨塔推動。



在未來施政重點分為四大方向。1.陽光新中埔建設大進步。2.拼觀光經濟、中埔大繁榮。3.行銷推廣農業、增添社會福利。4.深入文化面、教育在紮根。鄉長李文錦報告中期盼各項推動方案,希望鄉民代表會各代表能鼎力支持,來完成各項建設計畫,使未來的中埔鄉更加繁榮。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嘉義中埔鄉農會香蕉產地價格供銷

張縣長出席展售活動
好香的香蕉蛋榚

中埔鄉是全縣香蕉最大產地,鄉農會舉辦香蕉推廣活動,邀請營養師分析香蕉營養價值,國宴名師劉邦傳以香蕉為食材,精心料理涼伴、蕉糖、香蕉蛋糕、香蕉精力湯和巧克力芝麻蕉等多道佳餚。

##continue##


訂購電話(05)2532201轉806、807中埔農會供銷部張麗娟。


【聯合新聞   謝恩德報導】
http://disqus.com/forums/wittysparks/video_wittysparks_106967/trackback/



嘉義築田 有機農場

在農藥與化學肥料世界打轉十多年的黃上嘉,有感於化學物質殘留對自己、農民、大眾及環境的危害極大,乃於民國九十四年放棄原本百萬年薪的事業,完全投入有機生產行列,「築田有機農場」因而誕生,並獲得「中亞企業社」羅博新先生全力支持,共組「中亞築田農務管理事業」。
堅持,高優質的有機質栽培,從育苗開始到採收絕不施用化學農藥與化學肥料,堅持生產「生機完熟」有機安全蔬果。



##continue##
【 稻江運物系行銷作業  micbow2797報導】

Powered By: VideoBuzz



        有機農場資訊:(資料來源:有機農場整合資訊系統http://organic.niu.edu.tw/farm/)
驗證機構
暐凱國際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驗證別
轉型期
CAS有機編號
(尚無登錄)                         
農場負責人
黃上嘉
作物類別
蔬菜
驗證總面積
0.6(公頃)
主要作物
A, 九層塔, 大心芥菜, 小松菜, 小芥菜, 山藥, 午寶菜, 日本雪菜, 木瓜, 水菜, 牛蒡, 包心白菜, 包心芥菜, 半結球萵苣, 玉米, 甘藍, 白菜, 竹筍, 芋頭, 油菜, 芹菜, 花胡瓜, 花椰菜, 芥藍, 青江菜, 青花菜, 青蒜, 南瓜, 紅龍果, 胡蘿蔔, 苦瓜, 茄子, 韭菜, 香蕉, 格藍芽, 茼蒿, 豇豆, 敏豆, 甜椒, 莧菜, 番石榴, 番茄, 結球萵苣, 紫蘇, 絲瓜, 菠菜, 菾菜, 葉菜甘藷, 葉蘿蔔, 萵苣, 辣椒, 鳳梨, 廣島菜, , 薄荷, , 蕹菜, 蘿蔔
農場位址 ▼

千蕉百媚好心情打造香蕉新王國

嘉義縣中埔鄉的黃金香蕉,香又Q,品質優良。農會積極開發市場銷路,讓蕉農辛苦栽植,有良好收益。我們來自台灣嘉義的報導。 香蕉是亞熱帶重要水果,中埔地區年產蕉量16800公噸,產值約2.1億元,蕉業發展潛能在雲嘉南堪稱第一大。2010年10月10日上午在中埔農會開記者會,發表最新行銷策略。

##continue##
 中埔農會總幹事李碧云: 「我們國宴主廚劉邦傳大師現在用香蕉做食材,提供營養健康的料理,給社會大眾享用,希望說能多元化把香蕉推銷到我們整個這麼廣大的消費大眾。」 經過創意的構思,將香蕉和各種食材結合,變成香蕉蛋糕、香蕉精力湯、巧克力香蕉、香蕉果凍、香蕉糕....等各種美味,讓與會民眾大飽口福。 嘉義縣長張花冠: 「希望把我們香蕉除了生吃以外,還能做料理西點點心,能夠推廣它的使用。」 對於推廣香蕉的銷路,蕉農提出他們的心聲。 蕉農曾先生: 「有些產農對外銷外觀的品質管理方面,須要政府方面盡量對我們輔導加強一下。」 結合品質管理與創意構思,要為優質的香蕉打開市場。



Powered By: VideoBuzz
【 新唐人亞太電視張月英蘇武雄台灣嘉義報導】
http://disqus.com/forums/wittysparks/video_wittysparks_545709/trackback/

嘉義縣中埔鄉百年蓮霧夫妻樹傳奇故事

嘉義縣中埔鄉山區東興村兩棵百年以上蓮霧樹,枝幹茂密,歷經無數風災水災,屹立不搖,相傳風水寶地,庇蔭地主林家子孫綿延,夫妻和睦,事業有成,人丁旺盛,林家五兄弟結婚共生13名兒子。
##continue##
這是深山老蓮霧夫妻樹傳奇故事!

Powered By: VideoBuzz



【聯合報記者 魯永明 報導】
http://disqus.com/forums/wittysparks/video_wittysparks_555792/trackback/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天和全方位農場把健康宅配到你家


「天和綠色農場」於2008年6月15日在嘉義中埔開幕,這是台灣第一家擁有國際認證的農漁畜牧全方位農場。繼澎湖的世界級箱網養殖海上農場之後,天和生物再次實現創舉,建構了完整的農漁畜牧農場。 
##continue##
天和綠色農場利用澎湖養殖的高價魚,製成高品質肥料與飼料,投入豬雞鵝的生產,農場畜養的海藻雞和海藻鵝,採圈地自然放養,運動量和日照充足,有機農場多了動物的走動,顯得生氣蓬勃。
天和綠色農場目前有種子培養區、溫室栽種區、生態池、蚯蚓糞肥堆肥區,利用生物防治法避開蔬果的天敵,再加上自行研發的生技配方肥料,培育出的蔬果長得特別肥美,目前可供應上市的蔬果有西瓜、木瓜、扁蒲、絲瓜、茄子、南瓜等。
彰化的飼料廠、澎湖的箱網養殖場、台中外埔的海藻豬飼養場、嘉義梅山的海藻雞場、阿里山原住民有機蔬菜農場,以及新開幕的嘉義中埔農場和生物檢驗室,現在都可以透過網路或電話輕鬆購足。
【本文資料引用自 神農部落 http://blog.yam.com/fm995/article/15632637


天和鮮物.海島食堂

中埔拜「棗」年 農特產品展售會

每年1、2月,是棗子生產的旺季,中埔鄉公所和農會,為了推銷鄉內自有品牌「中信蜜棗」,2010年1月30日共同於遠東百貨公司一樓前廣場舉辦中埔鄉農特產品展售「拜『棗』年」活動,現場有蜜棗免費品嚐、紅龍山藥、咖啡、黑木耳養生湯等農產品展售,吸引大批民眾駐足品嚐。
##continue##



Powered By: VideoBuzz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小心,頭上有冬瓜!

【聯合報╱記者謝恩得 報導】
大冬瓜吊滿棚架,農場老闆寫著「小心,注意頭上冬瓜!」讓遊客會心一笑。
記者謝恩得/攝影
「小心,頭上有冬瓜!」在嘉義縣中埔鄉坡尼塔農場這個招牌,總是讓遊客一愣!「冬瓜不是長在地上嗎?」農場這棵冬瓜的藤蔓,從住家爬上農場的綠籬棚架,開花結果後就吊了許多冬瓜在棚架上。##continue##
一般冬瓜都長地上,波尼塔香草農場的冬瓜卻長在棚架上。老闆許鐘嶽說,原在家中栽種台灣本土種的冬瓜,冬瓜的藤蔓隨著柱子往上爬,爬到隔鄰的農場棚架上,枝葉在棚架散開,延展出80平方公尺的綠蔭。
日前冬瓜開花結果,果實有的擱在棚子上,有的懸垂下來,像絲瓜一樣1顆顆吊在棚架下,共收成60多條冬瓜。許鐘嶽看了也很驚奇,完全顛覆傳統印象:原來冬瓜不一定長在地上。
波尼塔農場的冬瓜吊掛在棚架上,外觀顯出均勻漂亮的綠色;一般長在地上的冬瓜,貼近地面部位沒有日照,就會出現白色。
這些冬瓜都沒有噴農藥,特別好吃,也沒受到瓜實蠅侵襲。許鐘嶽說,可能冬瓜旁生長著澳洲茶樹,散發的特殊氣味讓瓜實蠅無法接近。

【本文轉載自 聯合新聞網/地方新聞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1/5959528.shtml#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