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典藏中埔~道路發展故事篇----《台三線,澐密戰道》








台三線為南北向貫穿中埔鄉之主要道路,兩端分別連接番路鄉與大埔鄉。循著台三線的開闢史,見證且紀錄了中埔鄉之序列發展以及豐富的人文生活軌跡。##continue##

話說從頭~


於清領及日本統治時期,當時中埔鄉轄內於中崙區段尚無完整車行道路。

據說,早期,居住於中崙村擔任鄉民代表的林清福先生,在完全以步行到鄉公所參加鄉民代表會的時代,決心不畏艱難,投入改善中崙的交通心願。於民國四十年代,美援四八○法案,協助台灣山區民眾開闢交通,以濟助麵粉為闢路經費,經過一番開天闢地的功夫,披荊斬棘的艱辛,澐水至大埔路線的中崙段路基,在林先生與地方人士通力合作之下,一步一腳印,完全以人工鋤頭挖掘,一寸一寸的奠立基礎。

而後,基於國防戰備考量,於58年起乃由國軍地兄開闢澐密戰道,亦利用現有路基,以機具重行拓寬、截彎取直、開鑿隧道;至此南北道路貫通,平坦順暢。

  • 澐密戰道路線中埔澐水--楠西密枝):嘉義縣中埔鄉澐水村澐水橋(與縣道172交叉路口)→中崙村→分水嶺(大埔、中埔鄉界)→番路鄉草山村永興→水井仔(回頭彎)→富山(番路、大埔鄉界)→大埔鄉和平村鳥埔→大埔橋(回頭彎)→大埔市區→茄苳村大茅埔→嘉義農場→風吹嶺(嘉義台南縣界,有往曾文水庫大壩叉路)→台南縣楠西鄉密枝村→楠西市區(與縣道174交叉路口)
圖一、台三線於大埔橋旁近期整修之涼亭,上方可見一紀念碑文。
圖二、紀念碑     碑文內容:(   澐密戰道工程紀念碑文澐密戰道工程,北起嘉義澐水南至台南密枝,全長六十四點九三三公里,計橋樑五十座隧道五處,土石方三百萬餘立方公尺,跨越馬頭山之分水嶺,延大埔溪谷山腹蜿蜒而行所經之處,崇山峻嶺,溪澗縱橫,地形險阻,由國軍部隊施工,公路局指導,自民國五十八年二月開工,迄六十二年六月完工,費時五載,艱苦卓絕,傷亡官兵卅餘人,耗資七千四百餘萬元,完成後,不唯有利於國防軍事,且對嘉義以南山地資源之開發,尤具經濟價值,更與曾文溪水庫配合,水陸兩利,相得益彰,貢獻至巨,用立此亭,以張軍功,並慰殉職官兵,而垂後世焉)






















台三線於1978年辦理省道整編後,納入澐密戰道,台3線成為北起台北,南迄屏東之縱貫公路。其後再由公路局辦理修築拓寬;自此,台三線正式成為山區南北運輸之主要交通動脈。

「台三線最初修闢的目的,正是為了促進內山偏遠鄉鎮的經濟。」前公路總局局長嚴啟昌,任內一手主導台三線拓寬案的他表示,早在民國七十四年,該案剛提出時,還曾因經建會質疑此路的拓寬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慘遭攔阻;幸好在他以「只要交通建設得好,自然會帶動地方繁榮」為由,力排眾議下,一路以來不管是天然地形、或在人為擴建過程中率皆崎嶇的台三線,才得以過關斬將,終以原計畫進行。

然而就像嚴前局長所說,遠在拓寬案定案前,台三線不管是北、中、南等路段,雖地處偏遠,卻已有大大小小、規模不一的現成道路。這些道路的形成,除了和所有道路的雛形一樣,常是基於地方物資與人員運輸的需求而產生的之外,與其他道路最為迴異的是,原來台三線早年的諸多路段,竟有不少是為了軍事用途而鋪設!

現今觀察,社會繁榮發展南二高開通之後,台三線中埔區段巳不再是擔負全省南北運輸之主要交通動線,似巳漸而轉型為區間道路功能,以及朝向生態、休聞與觀光 發展之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